新闻详情
频道
幼儿教育 辅导教育 英语教育 素质教育 综合教育
搜索
亲子教育 早教 幼儿园 婴儿游泳馆 1对1对辅导 在线教育 少儿英语 作文培训 美术教育 潜能教育 机器人教育 O2O教育 母婴 舞蹈教育 音乐教育 留学 青少年英语 IT培训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聚合
品牌动态 教育招商 教育商机 品牌专区 行业专题 教育排行榜
新闻
教育加盟资讯 幼儿教育资讯 英语教育资讯 辅导教育资讯 素质教育资讯 综合教育资讯
教育品牌网 > 素质教育 > 素质教育热点资讯 >

人工智能“抢滩”教育 在掌声和质疑中前行

| 来源:教育品牌网
  近日,多个从事教育的企业与重庆高校、地方政府签订合约,携手共赴教育3.0时代。事实上,自去年以来,我国至少召开了十几场全国性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研讨会,不仅是教育公司嗅到了人工智能的机会,学生、学校和政府部门,都在感受或展望人工智能对教育这一古老行当的改造。种种信息表明,教育领域正成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必争之地。
  传统教育模式有点“落伍”
  重庆一中学的学生小陈对记者说,学校不少老师根本不了解他们“00后”,教书的方式大多是按部就班,“特别是理科,经常是老师在台上讲,我们在底下睡”。他还称,课堂上同学们的气氛稍微活跃点,又会被老师批评,严重的甚至会被叫家长。
  同小陈想法一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尽管“课改”“打造高效课堂”等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但由于部分“老”教师思想观念一时难以改变,加之受目前主流升学模式的影响,以老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仍在部分学校流行。
  对此,一些老师则表示,他们也想把课上得有新意,让每个学生都爱学习,但是,“我们是可以‘摸着石头过河’,但学生耗不起,并且我们每天除了教学外,还要批改作业给学生、家长反馈信息……精力有限。”重庆育才中学的徐泽老师说,“传统教育模式是以课堂、书本教育为主,实践教学为辅,这一模式在中国流行了数千年,但如今的确有点‘落伍’了。”
  重庆一教育行业的**从业者方威认为,如今的教育更应该因材施教,把课堂教育和实践应用摆在相同的位置,但又产生了一个难题,施教者如何了解每一位受教者的性格、爱好等。
  重庆市政协委员、昭信教育董事长吴昭分析称,目前的教育系统不够灵活,长久以来,有四个缺陷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学生情况各不相同,但是针对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却大同小异;学生们很容易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变得为学习而学习,丧失求知欲;教学方式高度依赖于教师,他们工作繁重,不仅需要准备教学材料,还人工批改试卷并且提供反馈以及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基于此,不少人把目光瞄准了近几年大火的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逐步从人们眼中的“搅局者”成为教育改革的“拓荒者”。
  人工智能加持,教育步入3.0时代
  “人工智能本身所具备的科技特点为它与教育结合带来了先天优势。”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特别研究员涂仕奎表示,一直以来,人们都在追求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效果,比如学生能重新学习未掌握的内容,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又或者可以通过游戏等更丰富的手段来学习。目前,学校教育从“数字校园”发展到了 “智慧校园”,家庭教育从 “私人家教”演变成“机器人老师”,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尤其是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技术的应用,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教育行业已经步入了3.0时代。
  “我已经习惯了通过**APP学习英语,每天都在这款APP上面‘打卡’,然后发朋友圈。”已经毕业两年的黄兰馨成了某英语学习软件的“志愿推广员”,“今天学了两个课时,效率很高!”“坚持两个月了,一些简单的交流没问题了!”她告诉记者,这款软件内“隐藏”了人工智能老师,它能够时时反馈学习效果,针对性很强。
  “长久以来教育这个行业的基本矛盾,就是持续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和日益稀缺的师资之间的矛盾。”不少教育从业者坦言,由于优质老师越来越难找、一对一上课价格昂贵,让很多家长、学生对教育又爱又恨,而人工智能能做的,恰恰是能提供自适应学习产品,且价格方面也为人们所接受。
  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百度、腾讯、科大讯飞等知名企业纷纷将人工智能的概念引入了教育领域,并与学校展开合作,打造“智慧校园”“智慧教育”,依托大数据搜集学生的相应信息,为不同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方式、帮助老师批改作业等。
  “人工智能是通过一些算法、数据,构建一个智能化的模型,让一些冷冰冰的机器变得像人一样能听会说,让机器变得更聪明。”科大讯飞的执行总裁吴晓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一些新的互联网相关的技术,为教育构建了一个智慧的环境,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可以更好地帮助老师去看、去听,帮助老师和学生分析学习,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在AI的帮助下,老师将有更多时间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生将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兴趣爱好的养成。
  谁来给“人工智能教育”概念定义?
  伴随众多科技企业以“人工智能+”的理念“抢滩”教育领域,“智能教育”得以遍地开花,但面对层出不穷的“人工智能教育”概念,有业内人士提出疑问:“人工智能教育”的门槛有多高?概念该由谁来定义?“未来教育”的路该如何走?
  “有时这些概念并非真实教育需求驱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吴及说,以目前流行的网络阅卷产品为例,“现阶段该产品还在研发阶段,就有公司号称已有完善的手写识别技术,但手写识别技术还没尘埃落定,一度不被看好的电子书包又卷土重来。”
  “我们虽然能从市场上看到许多企业号称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好、更丰富内容,但这些企业和机构仍然只是提供更好的辅助工具,这对于教育而言,是远远不够的。”涂仕奎说。
  重庆一中学的老师向记者透露,目前,很多人工智能进军教育领域的试点几乎没有可操作性。教育领域要与人工智能结合,需要更多**教师、教育学界专家以及更多的企业参与。
  该老师举例道,科大讯飞的系统已经进入了一万多所学校,每个学校都配有相关的硬件、软件和到校服务团队。为了教育市场,这些费用全部由公司承担。“不过,有钱也不能任性。毕竟,学校也要掂量掂量,公司是否值得信任,能否对它开放自己的教学数据,即便使用了相应的系统,若以后出现资金问题,谁来为这帮学生买单呢!”
  要撬动教育,不是一家或者几家公司能够实现的目标。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认为,互联网的技术应用可以把一门课程做到**,质量非常高,但互联网教学还不可能完全取代学校教育。“因此我觉得我们也要避免炒作概念,避免片面的夸大作用。”他说,“我们必须要凸显教书育人功能的重要性。教师如何跟上信息技术和教育融合发展的潮流,如何保持敏锐的目光,启迪学生的智慧,涵养学生人格,这是要认真考虑的事情。”
展开全部
我要留言(让总部第一时间联系我)
  • * 先生 女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