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频道
幼儿教育 辅导教育 英语教育 素质教育 综合教育
搜索
亲子教育 早教 幼儿园 婴儿游泳馆 1对1对辅导 在线教育 少儿英语 作文培训 美术教育 潜能教育 机器人教育 O2O教育 母婴 舞蹈教育 音乐教育 留学 青少年英语 IT培训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聚合
品牌动态 教育招商 教育商机 品牌专区 行业专题 教育排行榜
新闻
教育加盟资讯 幼儿教育资讯 英语教育资讯 辅导教育资讯 素质教育资讯 综合教育资讯
教育品牌网 > 教育品牌动态 >

教育孩子:原则坚硬,方法柔软

| 来源:教育品牌网
五月,是各种教育问题的沸点期。
  
  朋友圈里,小升初、幼升小等新闻持续敲击着大批为人父母者的神经,杭州民办初中派位比创了新纪录——8.5:1;同时,新高考和中考的探路者们摸爬滚打着,向着未知的明天挺进……
  
  近日,《中国妈妈“焦虑指数”报告》出炉。数据显示, 焦虑的是80后妈妈;而她们排名前两位的焦虑原因是“学区房”与“子女教育”。
  
  要化解焦虑,必须先理解焦虑的源头。
  
  教育是什么?一本半个多世纪前出版的《辞海》这样定义:“教育助人类之发达,以适于世界进化之一种作用也。使就当由之路,谓之教。使之自然长养,谓之育。”
  
  而到了现在,2017,“教育”二字,又意味着什么?除了上述的五月热点问题之外,商业化的中小学生课外培训;中学生、大学生出国留学热;艺术生、特长生的升学之路……孩子、家长、老师们共同面临着多元、多变的挑战。在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对待教育?
  
  5月20日晚,钱报读书会在晓风书屋请来了四位教育工作者,他们之中有大学教授、中学校长,也有阅历丰富的资深教育人和教育观察者,他们从怎样的教育中走出,又赞同当下的孩子该接受怎样的教育?
  
  教育在哪里?
  
  在书中,也在有效的沟通中
  
  四位嘉宾都出版过关注教育的书籍。
  
  作家、教育工作者郑锦杭的《始终》,将对文学、艺术的思辨结合进教育工作当中。
  
  美学博士、媒体人吴志翔出版过三本教育言论集。近作《教育是柔软的》中收录的六十七篇文章,从多个侧面呈现了中国式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和可能性。“教育不是不可以批评的。教育工作是在批评中才能够成长的。”他这样认为。
  
  大学教授、画家王犁的新作《忍不住的表达》详细阐述了一名艺术生在追寻、接受高等教育时会遭遇的迷茫和矛盾。他试着给出一幅艺术类高等院校完整的形象,助有志踏上艺术道路的年轻人做出一个适合自己的决定。
  
  杭州公益中学校长潘志平在繁复的教学工作之余,也编写过数本立足青少年道德、文化教育的作品。《给家长写的五十封亲笔信》关注学生在校园教育中普遍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嗨,孔夫子》和《大画论语》则尝试用青少年能够接受、消化的方式演绎儒家思想文化。潘志平觉得,除了学术教育,对青少年的情感教育非常重要:“这是孩子能够受益终生的,公益中学也非常重视。”
  
  四位嘉宾也几乎都身兼家长一职。他们的孩子处于成长的各个阶段——有刚上小学,有处于小升初阶段,也有大学刚毕业走进职场。”
  
  四位嘉宾们还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书信”。王犁的书中收录了与美院学生的十九封通信。信件里谈美术、谈理想、谈未来;真挚而诚恳。在其中一封信的落款上,王老师写道:“更希望是你们的朋友,王犁”。
  
  郑锦杭至今仍与中学时的班主任、老师通信。她的工作、创作也受益于他们长年以来的鼓励。
  
  潘志平则会给他的学生们写信。学生在回信中会倾诉它他们的困惑、建议、经验。“书信的来往在现代社会当中,比较有温度。”潘志平说,他的《五十封亲笔信》全书均是手写。
  
  他们口中的“书信”是家长、老师与学生沟通时的一个隐喻:真挚的关心与表达,是一次有效沟通的基础。
  
  教育之辩:
  
  有用与无用,柔软与坚硬
  
  四位嘉宾自己的求学之路是怎样的?算是聪明孩子还是“笨”孩子?
  
  王犁说自己算是聪明的孩子,但是成绩从来不好。他读的是普通高中。中国美院国画系,他考了三年才考上。“我的同龄人中还有考了八年的。”他补充道。
  
  吴志翔和王犁截然相反:“我很’笨’,但成绩很好。”他说自己是应试教育的受益者。酷爱文学的他,通过高考进入浙江大学。
  
  郑锦杭则觉得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对自己均有助益。她那一代农村孩子,更优秀的学生进入了中专校园,在相对自由的校园环境以及老师的鼓励下,郑锦杭得以发展自己的文学爱好。“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老师的发现、保护,非常重要。”
  
  在潘志平成长的年代里,获得读书的机会很不容易:“如果没有恢复高考,我现在肯定是在临安昌化耕田打山核桃。”他也自认为曾是一个聪明孩子:“我小学语文数学除了一次其他都是满分, 一次语文考试把’培’字写成了石字旁。”潘校长觉得他这一代人工作的投入、敬业,是在那个年代对机会的珍惜养成的习惯:“这种人生态度是可以终身受益的。”
  
  回到当下,在如今的教育环境里,读闲书、培养课外兴趣渐渐被看待为孩子的十二载升学之路上的“无用”之事。
  
  潘志平觉得,“无用”的事情,许多往往是孩子自己的兴趣。他的一个学生曾因写作业时听音乐与家长闹矛盾。他觉得过分的限制,会抹杀孩子的个性与积极性。“如果对待孩子这么极端,所谓“有用”的事孩子根本不愿意进行,又有什么意义呢?”
  
  郑锦杭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读书,恰恰是所谓“无用”的东西。但是是阅读补充了我的知识结构。”她觉得,非专业的东西, 终会“反哺”专业;因此无用其实是一种大用。她扬手指向晓风书屋内盖满整面墙壁的书架。她的家中有许多面墙都是像这样,一家人都常会取下书来,自由地阅读。
  
  “我的孩子明年小升初。家门口就有学而思,但是我们没有去。”郑锦航觉得,就像一幅好的画作要有留白那样,“童年期没有空白,没有自由成长的空间,是会留下遗憾的。”
  
  吴志翔觉得,面对“有用”、“无用”的取舍,面对“别人家的孩子”的成长曲线,做现在的家长一定要有“定力”;因为当人们重视升学结果超过重视成长过程时,知名的教育理念永远不会比实用、功利的教育理念受欢迎。“青少年处于人生中的’湍流期’,对人际交往、学业成绩、亲子关系有着初生的焦虑。”因此,吴志翔呼吁,用柔软的、以育人为本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
  
  王犁则用中国美院的本科入学考试为例:每年美院本科招生季,都会有几万人报名第三方教育机构的考前班,受过这样培训的孩子专业能力很强,但是风格极其单一。“考前班是培养共性,大学教师是培养个性。”王犁说。
  
  王犁认为,应试制度是一个公平的、给人群一个受高等教育的公平的机会,是“社会的基本底线”。郑锦杭则用上了建筑学的比喻:“三米层高的建筑已经能保证居住,但有许多建筑层高超出了三米——超出的部分看起来是无用的,但是这部分能带给我们历史感、心灵的抚慰,同样重要。”在郑锦杭的比喻中,这“前三米”是应试教育,而额外的层高则是素质教育。
  
  那么,教育究竟应该是柔软的,还是坚硬的?
  
  吴志翔的《教育是柔软的》提倡以育人为本的、关注孩子个体成长的教育方式。
  
  潘志平则觉得,一味地“柔软”是不合适的:“教育孩子的原则应是坚硬的,而方法可以是柔软的。”他用校园中发生的一个实例证明:两个初中学生与老师起了矛盾,拒绝与老师交流、调解。潘校长用“柔软”的、平等的方式与两人沟通,但在 后与老师言和、道歉上,维持底线。
  
  四位嘉宾的共识则在于——教育孩子,家长、老师的做法应是刚柔并济的。升学固然重要。但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与机会,来成为像吴志翔书中描述那样“勤奋、努力、有道德感、创造力的人”,也必不可少。

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国品牌教育网 责任编辑:关注教育
展开全部
我要留言(让总部第一时间联系我)
  • * 先生 女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