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频道
幼儿教育 辅导教育 英语教育 素质教育 综合教育
搜索
亲子教育 早教 幼儿园 婴儿游泳馆 1对1对辅导 在线教育 少儿英语 作文培训 美术教育 潜能教育 机器人教育 O2O教育 母婴 舞蹈教育 音乐教育 留学 青少年英语 IT培训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聚合
品牌动态 教育招商 教育商机 品牌专区 行业专题 教育排行榜
新闻
教育加盟资讯 幼儿教育资讯 英语教育资讯 辅导教育资讯 素质教育资讯 综合教育资讯
教育品牌网 > 教育品牌动态 >

新东方VS好未来:教育双巨头八年战投版图

| 来源:教育品牌网
  抗周期的教育行业成资本风口,双巨头新东方和好未来如何做战略投资?
  在探讨战略投资之前,我们需要先来看看教育行业的投资特性。
  想象一下,2011年初,有一家接近1万员工的英语培训公司,它的营收在27.6亿人民币(同比增速40%),净利润5.7亿,销售毛利率60%,PE是44倍,PB是7倍,PS是8倍,你会重仓这家公司的股票吗?
  同样的时间点,另一家2300人的数学培训公司,营收在7.3亿元(同比增速60%),净利润1.6亿,销售毛利率50%,PE是43倍,PB是5.5倍,PS是8倍。与上一家公司相比,你会把资金更多的投放在这家公司身上吗?
新东方VS好未来:教育双巨头八年战投版图
  那时刚刚度过2008年金融危机,金融、汽车、高端消费类股票的跌幅记忆犹新,抗周期的教育成为不二之选。中国幼年人口下滑的隐忧还远,随着独生子女政策和激烈的升学、留学竞争,这两家公司的品类——英语和数学,都是教育中的**。
  以上两支股票就是教育行业的双巨头——新东方和好未来。错过这两支股票的教育领域投资者可能会后悔,但持有它们也需要很大的耐心,因为这两家公司在*二年、*三年和*四年都表现平平,好未来更是挣扎在股价低谷,这两支股票400%和2000%的涨幅是从2015年末才开始的。
  虽然教育领域投资存在一些劣势,比如市场分散、玩法传统、重资产、投资回报期长等,但教育也有刚需、抗周期、现金流稳定等优点,这些在下行的经济环境中尤为重要,这也是近几年教育投资变热的核心原因。
  现金流稳定使新东方和好未来都有足够的资金做战略投资,他们*早的投资案例可以追溯到2010-2011年。36氪根据Wind、Bloomberg和工商资料数据统计,至今新东方有65起投资案例,好未来有121起。
  比起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发散的投资边界,新东方和好未来更加专注,他们的投资要么针对各个教育垂直赛道,要么在教育产业链上下游布局,或者是应用于教育场景的直播、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项目,紧紧围绕教育本身。
  教育行业的投资特性
  2014年,J.P.Morgan将针对教育行业研究报告的标题取为“Smarter kids are a luxury”(聪明的孩子是一种**品),这篇报告预测了随着中国人均收入的增加,和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影响,将令家庭教育支出飙升。2014年和2015年,亦是好未来、新东方启动大规模投资热潮的起始。
  教育是一个“支离破碎”的服务行业,行业龙头所具有的规模优势远不及互联网行业,就如同没有出现全球理发巨头或是全科室医疗集团一样。新东方和好未来这两家K12巨头加起来,市场规模也只占K12整体规模的3%-5%,教育领域还没有出现“赢者通吃”的局面。
  “新东方与好未来一直在良性竞争,因为中国教育市场足够大,如果哪天变成我们两家各占30%,那可能会变成恶性竞争,但教育领域平台通吃的现象是很少的。”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对36氪说。
  另外教育的赛道和模式众多,学科教育和素质教育,线上和线下,一对一和小班课等等;从学科类目来看,虽然*大的赛道是英语和数学,但随着高考改革,语文逐渐兴起,STEAM、编程、创客类教育大热,音乐、美术等素质教育也正处蓝海。
  “教育完全是一个消费者导向的市场,一旦有需求就马上可以出现一个赛道。”新东方企业发展与战略规划部总监柴明一告诉36氪。
  教育行业的另一项优势是抗周期,俞敏洪认为资本寒冬已经来了,但教育的寒冬还没来,反而因为资本在其他创业领域收紧,教育的前景不变,流入教育领域的资本反而更多了。“靠谱一点的教育类公司现在拿钱都很容易。”俞敏洪说。
  但抗周期性也意味着自身发展需要长周期,教育行业的很多业态不是仅靠投资就可以解决,它需要长时间的运营积累,这也使得教育类项目的财务指标很难出现爆发性增长。
  一个简单的例子,平台型互联网公司喜欢抢占流量入口,再导入业务,以此获取爆发性增长。但是在教育领域,流量的转化率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如果抢占流量入口就可以做好教育的话,阿里早就做的比新东方大了,因为很多互联网公司下面都有教育板块。再例如猿题库,虽然几千万学生用他们的系统在扫题,但是当猿题库自己开课的时候,转化率就不那么好。”俞敏洪对36氪说,他计算新东方在国内线下的市场费用不到3%,平摊到每个学生的获客成本就是十几块钱,这证明了在教育领域,如果需要不停的烧钱做营销才能获客的话,这种商业模式不可持续,所以互联网的爆发性玩法不适合教育。
  教育类公司有着完美的现金流模型,这使得它们有稳定的资金来进行投资。这得益于教育行业广泛采取的预收账款形式,例如新东方、好未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一直都比较充裕,负债主要是递延收入(权责发生但暂时未确认的收益,类似于预收账款)为主的流动负债。经过多年利润和业务规模积累,截止 2018财年Q2,新东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cash and cash equivalents)+短期投资(Short-Term Investments)为159.2亿人民币,递延收入(Deferred Revenue)为77.3亿人民币;好未来的2018财年Q1,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为131亿人民币,递延收入为90亿人民币。
  
新东方VS好未来:教育双巨头八年战投版图新东方VS好未来:教育双巨头八年战投版图
  36氪根据Wind数据整理
  充裕的可支配现金,体现了教育类公司的稳定优势,这也为公司投资布局留下了较大的空间。36氪根据Wind、Bloomberg和工商资料数据统计,至今新东方有65起投资案例,主要在B轮及以前等中早期项目为主,注重业务协同,以K12和在线教育类项目为主。按照此前我提出的“战略投资的四力模型”来划分,新东方多数项目归属于“生态型投资”,少量属于“驱动型投资”。
  
新东方VS好未来:教育双巨头八年战投版图
  我们根据战略(Strategy)与财务(Financial)、紧密(Tight)与松散(Loose)两个维度,将战投划分为驱动型投资、生态型投资、潜力型投资和财务型投资。具体可见:《巨头如何做战略投资?以蚂蚁金服为例》
  相比于新东方的稳扎稳打,好未来前期在投资上更为激进。好未来至今共有超过121笔投资,A轮项目*多,天使轮次之。早期项目的单笔投资额和估值金额较低,但风险较高,这说明好未来战投的探索意义更浓,按照“四力模型”来划分,很多项目归属于“潜力型投资”。
  “保守”的新东方
  新东方自2010年开展投资业务,于2015年加速,随后保持每年10个项目以上的投资速度。
  在基金层面,新东方正在尝试一种新办法,即把纯战投目的投资和带有财务目的的投资拆开。2018年8月,新东方宣布成立一支15亿人民币规模的教育产业基金,自身出资5亿,10亿社会化募资,GP由新东方原投资团队负责,LP来自工商银行、中信、诺亚财富、尚德等,并于同期筹备一个美元基金。
  之前,新东方的投资比较保守,侧重与自身发展方向互补的项目,因此主要集中在教育培训类。例如2018年6月投资的早教机构优贝乐、2016年11月并购的国际艺术教育机构斯芬克、2018年4月投资的在线英语教学盒子鱼、2017年3月投资的在线K12辅导机构乂学教育等等。
  为了向产业链上下游扩张,新东方也少量投资了教育周边的项目,例如2017年11月投的留学生房产服务平台异乡好居、2016年5月投资幼教信息化产品提供商神州鹰(掌通家园)等等。
  “我们没有必要投资几百个项目。”俞敏洪对36氪说,以前新东方战投部门也做了一些财务投资,但现在新东方将职能分拆,上市公司体内做纯战略投资,主要考虑占大比例股权或者并购的项目;与新东方既有业务关系较弱的项目,投资股比在10%-20%左右,将由产业基金负责投资。
  也就是说,新东方战投未来将偏向于B轮及以后的项目,外部产业基金负责早期和成长期的项目(不涉及天使轮),聚焦于泛教育文化领域,预计投资的项目不超过30家,主力项目单笔投资金额为2000万-1亿人民币之间。当产业基金投资的项目逐渐成熟,与新东方能够产生业务协同时,新东方战投可能会接盘投资后期轮次。
  这样分拆有两个好处,一是从上市公司角度考虑,若不分拆,新东方投资的任何一家公司,其损益都必须记在公司账上,随着投资额度越来越大,这势必对公司财务产生影响。比如投了一个亿的公司突然倒闭了,这一个亿的亏损就必须记在新东方的账上。但如果是盈利了10亿,虽然也记在新东方账上,但很多投资者会认为这不是业务的自然增长,也不会对股价产生太多正面影响。这是分拆的核心原因。
  *二是为了扩充资本金,如果在新东方内部做投资,很难用到外部资本。在外部成立基金相当于借用别人的钱多建立了一条护城河,又避开了内部财务风险。
  新东方以往的投资中,上下游协同型项目很多。例如新东方投资的异乡好居,它解决了留学生在海外居住和生活的问题,就是跟新东方能够产生业务协同的典型例子。还有新东方投资的One Class,估值接近10亿人民币,是在加拿大做留学生资料分享平台,把好学生的学习笔记分享到互联网上,由用户付费下载。这个项目把新东方从考试延伸到海外学习,也是新东方投资的重点。
  另外一块投资重点,是新东方自己做不了、但又希望能够占有一席地的垂直赛道。例如2014年投资金融职业培训高顿教育、2014年投资IT职业培训机构达内科技、2015年投资学历和职业教育培训尚德机构,都属于此类案例。
  不过这类项目,新东方内部会计算是自己做还是依靠投资来做。这种计算的方式比较模糊,尽管会通过收集来的商业信息来做判断,*终还是要靠投委会参与者多年经验形成的直觉。新东方的投委会由创始人及董事长俞敏洪、CEO周成刚、CFO杨志辉三人组成。
  “由于新东方的产业布局比较完整,理论上从幼儿到职业都可以做,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容易。例如在线英语教学,像VIPKID这样的模式,如果我们核算时,在我们既有的学生里计算转化,那我们的成本是极低的,但从模式到实际经营还有很大差距。”柴明一对36氪记者说。
  但对于跟新东方既有业务紧密结合的赛道,如出国留学咨询,俞敏洪的判断是:自己做比收购划算。“当时新东方有一个机会可以收购启德教育,那时启德的业务量在3亿元左右,我们自己的前途出国只有2000万元。我们当时就在核算是自己做还是收购。”俞敏洪说,*终考量了新东方的既有资源和文化整合成本,新东方决定自己做。
  “但是像高职考,如果新东方自己做,想做到尚德机构这样的规模,没有十年是不可能的,那为什么要自己做?”俞敏洪说。
  目前,新东方内部的战略投资部,投前和投后共有十几个人,不以投资数量或估值涨多少来设计KPI,而是评估投资项目对企业业务的贡献度。
  例如新东方在2016年11月收购的斯芬克,就被俞敏洪定义为成功的战投项目:“收购时斯芬克的年收入才2000多万,但是收购后*二年年收入就到一个多亿了。”
  新东方在2015年创下投资高峰,当年投资了20个项目,2016年投资了10个,2017年投资了17个,2018年截至7月共投资了9个项目,节奏更为稳健。其中在线、教培类项目占多数,K12和学前教育占多数。
  36氪根据Wind、Bloomberg和工商资料数据统计
  按照俞敏洪的规划,未来是产业基金投资的项目越来越多,新东方内部战投投资和并购的数量会减少。产业基金将着重关注在线教育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的公司,并带有一定垂直色彩。
  与阿里、腾讯广泛的投资布局不同,教育行业缺乏马太效应,无需通过投资做太多非相关多元化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去占领教育的各个赛道,我去占领的是我认为跟新东方整体发展协同、契合的方向。”俞敏洪说。
  新东方投资盒子鱼,就是投资与业务配合性较强的案例,盒子鱼是通过向公立学校提供课后3点半的教学产品,以此来获客,继而进行向B端或C端的转化。盒子鱼与新东方在教育O2O领域的战略思路比较吻合。
  “业务部门也会推荐项目给投资部,投资部也主动寻找项目,比例大概在1:1。”柴明一说。
  就像母婴电商,好未来在宝宝树身上下了重注,新东方也曾有机会投资几家较大规模的母婴电商平台,但俞敏洪不认为母婴电商是一个真正的流量入口,他更偏向于投资不以销售为核心模式的母婴平台,新东方未来会关注从妈妈怀孕到孩子六岁之间,与家庭教育相关的项目。
  这也是新东方与好未来的不同之处。“张邦鑫(好未来创始人)的投资比我更加大胆,他觉得新鲜事物就可以投,比如他投了美国的Minerva大学。”俞敏洪说,“但是我做事情比较保守,除非这个项目的商业模式我能彻底看清楚,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否则不会轻易去投资。”
  “飞在天上的”好未来
  相比于新东方2015年才开始大规模投资,好未来则显得更加“激进”。2010年以来,好未来的投资项目已超过121个,几乎是新东方的两倍。
  好未来的投资主打技术,投资海外项目的占比较新东方更高。好未来投资过一系列“飞在天上”的项目,这类项目轮次早期、财务风险高,探索意义更强,是典型的“潜力投资型”。例如好未来于2014年领投了美国Minerva大学,Minerva是基于线上的新型大学,好未来投资时Minerva才刚刚招收*一批学生。
  财务方面,Minerva近乎于一个非盈利组织。好未来内容与未来事业群总裁吴颖(此前负责战投部)曾表示,当时由于出现了Coursera这类在终身学习和职业教育领域成长性非常好的在线企业,所以在高等教育领域,未来也一定会出现基于线上的新型大学。现在Minerva还只能录取200多人,但如果技术日趋成熟,Minerva可以扩招到2-3千名学生。
  不过,好未来正在从“高空飞行”慢慢“下降”。在2016年达到顶峰后,好未来的投资节奏逐渐放缓,截至今年6月,2018年仅公布了9笔投资,更多精力用于投后管理和整合。
  和新东方一样,在好未来投资组合中占比*大的是K12和在线教育,这是因为两者的业务相近。好未来的业务可总结为一个积木结构,每个结构都由自营业务和投资并购业务组成。在*底层的是技术基础设施,包括直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例如图像识别就由好未来自主研发,而语音识别由投资构成,好未来直接收购了FaceThink,其创始人杨松帆被直接任命为好未来AI Lab负责人。
  还有另一个维度的底层,即用户层——家长社区,包括母婴早教社区、K12家长社区。好未来既有其自营业务家长帮,也有对宝宝树的两轮投资。
  在此之上,是中层的运营系统,包括客户管理、学习管理、企业管理三大模块。*顶层是教育的各个应用场景,包括幼小教育、K12教育、国际及高教、教育云和行业服务。这两个层次也由自营与投资组成。
  在B2C服务方面,好未来已有规模庞大的线下教学机构,但线上及两者结合的业务,好未来则依赖投资来布局。像O2O家教(2016年投资轻轻家教)、拍照搜题(2014年投资蜥蜴题库)、作业答疑(2015年投资作业盒子)等业务模块,都由投资构成。
  在B2B服务方面,好未来主要依靠投资来布局。B2B的业态可分为行业解决方案、课程内容、在线教学等模块。例如在行业解决方案中,从流量获取、教务管理(2015年投资智趣互联)、教学管理到媒体(2014年投资芥末堆),均由投资构成。
  在如火如荼的在线教育领域,直播技术和产品是*一阶段布局的核心。由于教育场景对直播的流动性和互动性要求苛刻,比如小班直播教学要求互动性、大班直播要求技术底层。
  在技术领域,特别是在图像和语音识别方面,好未来的布局*为全面,包括2017年投资的情绪识别引擎Facethink、智能阅卷系统研发商启明合心、智能语音解决方案提供商奇梦者等等。
  好未来战略投资总监贾晓楠认为,早幼教、国际教育、STEAM、K12是好未来主要看好的四个方向。其中,早幼教除了二胎红利外,0-6岁阶段的产品和服务升级空间依然巨大,小到找儿歌、哄睡,大到幼儿园、线上家长咨询、亲子心理学服务等等。
  对于国际教育,不仅仅是狭义的出国留学和国际学校,家长们越来越需要把孩子培养成Global式的人才,包括思维方式的培养等,这无疑是教育消费升级的主战场之一。STEAM的逻辑类似于国际教育,家长们除了对数学、编程、艺术等产品有需求外,更在乎的是培养孩子的底层能力,也就是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及思维方式,而STEAM本质上就对应这种需求。
  K12是好未来的主营业务,但因为中国教育市场很大,新东方加上好未来仅占5%,依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新东方和好未来无疑会持续在此领域投资。
  好未来在海外的投资策略,则是加入当地知名的基金,先当LP去学习。当这些基金有后期项目可以与好未来产生协同时,好未来会投资后期轮次,这个策略已运作了3年。
  吴颖曾表示,以前好未来的确投资较猛,没有太多逻辑,看到好公司、好产品就会投一下。但从2017年开始仔细研究已有的业务,业务线和投资部的同事会一起到一线去调研,这使得投资节奏变慢了一点。由此可见,好未来的投资正在回归业务驱动。
  无论是好未来还是新东方,一个项目到底是战投还是财务投资正变得更加明确。一向风格保守的新东方成立了外部产业基金来做高风险的早期投资,投了很多“飞在天上”的早期项目的好未来,投资节奏正在放慢。
  “好未来与新东方,就像两个人在爬山,一个从前山爬,一个从后山爬,目标相同但实现的手法不同。”一位教育领域投资人如此评价。
展开全部
我要留言(让总部第一时间联系我)
  • * 先生 女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