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频道
幼儿教育 辅导教育 英语教育 素质教育 综合教育
搜索
亲子教育 早教 幼儿园 婴儿游泳馆 1对1对辅导 在线教育 少儿英语 作文培训 美术教育 潜能教育 机器人教育 O2O教育 母婴 舞蹈教育 音乐教育 留学 青少年英语 IT培训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聚合
品牌动态 教育招商 教育商机 品牌专区 行业专题 教育排行榜
新闻
教育加盟资讯 幼儿教育资讯 英语教育资讯 辅导教育资讯 素质教育资讯 综合教育资讯
教育品牌网 > 教育加盟资讯 >

人工智能+教育迎来教书、育人分工时代

| 来源:教育品牌网
  2017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校设置人工智能课程,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支持开展人工智能竞赛,鼓励进行形式多样的人工智能科普创作,鼓励科学家参与人工智能科普。

  目前,各地中小学均在探索人工智能进校园的方案。人工智能进校园,不单单是为传统教育模式提供技术“助攻”,它还将改变学校教育模式。作为学校“大脑”的校长,站在人工智能的风口,如何引领学校新发展?

  提升教师专业成长。未来教育将迎接“人机共教”新时代,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传统课堂将发生转变。人工智能的参与,使得教师获取教育资源、运用数据处理技术、分析教学案例和化解问题变得简单易行。它也将重塑教师职业内容和标准,对原有工作内容进行重新分工,促进教育转型升级。也就是说,教师的工作将发生根本改变,知识解惑型的“教书”任务基本上可由机器代劳,而传道授业型的“育人”任务将会成为教师的主要工作。因此,人工智能进校园给学校带来的一大挑战便是师资,校长需要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当好首席学习者。校长应引领教师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造力,积极搭建人工智能教育相应的交流平台,提升科技教育水平,应对人工智能进校园带来的挑战。

  开发相关课程体系。人工智能进校园,课堂是主阵地。学校可以采用学生社团或选修课的形式推进机器人、智能汽车、计算机编程等课程的开设与完善,为学生带来新奇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信息化素养。但校长也应该意识到,人工智能并不能代替人的思维,技术也改变不了教育的本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不仅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提出要求,还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进行了强调。今天的学生要面对未来的生活,因此学校教育内容要有一定程度的预见性。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社会性、创新、审美和价值引领等精神活动会越来越重要。学校要传递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创造有凝聚力的文化,提倡人文关怀,学习沟通和交流的技术方法,增强人的社会性。校长在进行课程体系规划时,应具有前瞻性,把课程重点放在机器不可替代的创造性工作和价值引领等方面。为此,校长要引领学校开发丰富多彩的课程,为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从生活、社会现实中提出问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他人或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方面自主提出活动主题,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领学生个性发展。人工智能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能力层级甚至心智模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上,学校要以“思维教学”为主线,既要强调基于认知能力的信息加工、分析综合、逻辑推理等高阶思维的培养,还要增加和突出计算思维、设计思维和交互思维的培养。当人工智能在思维教学领域大显身手之时,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也得以更高效地进行。校长要抓住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的契机,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发展水平、心理特点等因素,带领教师为学生制订个性化学习培养方案,进而根据每个学生的智力程度和思维习惯以及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实现真正的个性化学习和因材施教。抓住学生个性特点,因势利导,应用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学会、会学、爱学、乐学,将会成为教育与未来接轨的逻辑起点。未来的课堂,将会是个性的海洋。

  实际上,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校长的治校理念直接影响其行动策略,而校长所采取的行动对于学校发展至关重要。一名合格的校长,不仅要具备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和调适外部环境等传统的各项能力,还要有应用技术的能力和即时处理问题的能力。人工智能时代来临,校长更应**定位学校发展方向,并为之做好理念和实践的准备工作,创设出适合未来人才培养的新型学校教育模式,引领学校发展。
展开全部
我要留言(让总部第一时间联系我)
  • * 先生 女士
  • *